2025-11-03
在工业无人机迅猛发展的今天,其应用深度与广度正被一条无形的“锁链”所束缚——续航。传统的电池更换或插拔充电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更在恶劣工业环境中埋下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无人机作业的连续性与自动化水平。鲁渝能源公司,凭借在工业级无线充电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正以创新的“隔空充电”技术,为行业带来破局之光。
所谓“隔空充电”,其专业术语为“磁共振耦合式无线电力传输”。与我们熟知的手机Qi协议等“磁感应”技术不同,磁共振技术实现了在更大距离上的高效能量传输。鲁渝能源的无人机隔空充电系统,通过在充电基站与无人机接收端建立同频磁共振,有效突破了距离的限制。即使无人机悬停位置存在数厘米至十几厘米的偏差,系统依然能稳定、高效地传递电能,充电效率可达到90%以上,这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准自主归巢充电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非接触”特性。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粉尘、潮湿、腐蚀性气体无处不在。传统金属触点充电方式极易因污染或氧化导致接触不良、短路甚至火花,风险极高。鲁渝能源的隔空充电方案,实现了完全的电气隔离,从根本上杜绝了此类安全隐患,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隔空充电是实现真正“无人化值守”作业的最后一块拼图。搭载了鲁渝能源接收模组的无人机,在任务过程中可根据系统指令,自主飞向附近的充电基站,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即可在悬停中完成能量补充。这意味着,无人机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执行巡检、监控、运输等任务,将单次作业的“线段”连接成持续运行的“闭环”,彻底释放其自动化潜力。
鲁渝能源始终坚信,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无人机隔空充电产品,并非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经过严苛测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场景的成熟方案。我们正致力于推动行业从“有人维护”向“无人自主”的深刻变革,让无人机真正成为无限续航的“空中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