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看无线充电行业的发展机遇

2020-03-28

2020年初,这个原本春光灿烂的季节,全球范围内却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自从这场疫情爆发以来,大量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工作在抗疫第一线。所幸的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机器人、无人机等无人系统也已日趋成熟,可以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近期的新闻报道中,明显可以看到,无人系统已经大量的被应用到此次疫情防控中。在医院,医疗配送机器人从病毒洁净区承载餐食或物资,自动前往各个隔离区房间进行无接触配送;在室外,无人机全方位地进行集中喷雾消毒作业;在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体温检测、喷洒消毒等作业。机器人等无人系统由于此次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而被人们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量外地工人不能复工,这对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等多个行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很多企业面临用工荒、复产难的问题。一些企业为解决复工的问题,专门安排了大巴车去各地接自己的员工回“家”。我们要为这些企业去点赞的同时,但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更凸显企业“复工难”的尴尬。在制造工厂、物流中心等场合采用机器人,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用工数量、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

然而,无人系统在其真正无人化的道路上,会有哪些制约因素呢?充电问题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吧。毕竟无人系统也需要提供动力,那么问题就来了,无人系统的充电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或许在几年前,答案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现在看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成为无人系统充电方式的最佳选择。

那么无线充电到底存在着哪些优势,又为什么会被无人系统所选中呢?

其一,无线充电无需人工值守,降低了维护成本。无人系统之所以被称之为无人系统,就在于它的全自动化,也就是机器人能够在完全无人化的场景中,自主的完成所有工作。如果使用有线的充电方式,那么电源的充电线必定会限制机器人的活动范围,甚至还得人为去操作进行充电,这也就更谈不上全自动化了。鲁渝能源的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具有自动唤醒、自动开启充电、自动充满断电、自动故障报警等智能化功能,完全无需人工的干预,就可以完成机器人等的充电。

其二,无线充电不要精确的对接和接触。非接触是无线充电本身所固有的优势。众所周知,目前广泛应用的刷板刷块接触式充电对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要求高,材料成本也非常高,这大大增加了机器人本身控制系统的难度。无线充电采用磁场耦合技术进行电能的传输,具有非常大偏移自由度,无需精确对准,降低了对机器人定位精度的要求。以鲁渝能源的无线充电产品为例,其已经能做到±250px的偏移度,这一点相信所有的机器人都可以轻松的满足。

其三,无线充电没有裸露电极。在充电过程中,裸露的电极面临诸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例如,电极触点本身也容易被污损、氧化,造成接触不良;可能导致漏电,引发重大的人身安全事故。另外,当处于潮湿、水下、户外等恶劣工作环境中时,无线充电是非常适合的应用场合。对于石油石化、煤矿、汽车喷涂等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行业,无线充电可以大幅度降低防爆设计的难度,本身的优势是非常明显。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发展,传统的依靠劳动力偏移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大量的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制造行业普遍的发展趋势。“机器换人“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必然的选择。伴随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机器人产业配套的无线充电产业也会迎来跳跃式的发展。

无线充电最早被人们认知是手机的无线充电。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等知名手机品牌都推出了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但是,手机行业的无线充电功率比较小(几瓦到几十瓦),并且由于主流芯片厂商推出的标准化芯片平台,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比较低。对于机器人无线充电而言,其充电功率比较大,有的设备需要几百瓦到几个千瓦的充电功率,并且要求允许较大的停靠偏差。目前,包括鲁渝能源、海尔无线、南京和若源等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产业。随着无人产业的迅速发展,无线充电行业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无线充电在无人系统、机器人等行业的应用必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