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
在坡地茶园,日本川崎重工开发的双足机器人可完成45度斜坡的茶叶采摘。极寒地区,俄罗斯RoboCV的履带式机器人能在-40℃环境持续工作8小时。这些场景化创新正推动农业生产的全域智能化。
2025/02
模块化设计成为新趋势,日本Yanmar推出的AGRIST系列机器人支持快速更换播种、施肥等10种作业模块。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处理延迟降低至50毫秒以内,确保实时决策能力。这些创新正在重塑21世纪的农业生产模式。
2025/02
在智能制造与物流自动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导引车(AGV)已成为工厂、仓库等场景中不可或缺的运输载体。然而,传统AGV依赖接触式充电桩或人工更换电池的补能方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2025/02
我国主导制定的移动充电国际标准已进入ISO审议阶段,涵盖机械接口、通信协议、安全规范等38项技术指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装箱式移动充电解决方案三个月即可完成港口充电网络建设。
2025/02
生态协同方面,机器人充电网络与换电站、超充站形成空间互补。数据分析显示,在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度低于30%的区域,移动充电可使电动车购买意愿提升58%。行业预测,2025年国内市场将形成"3公里充电圈",其中移动充电设施占比将达25%,带动相关产业链超千亿市场规模。